滿懷期待,只因初次試喝一任天真的茶品,那么到底能不能抓住大家的心呢?拭目以待
包裝方面:
“詩情畫意”,素色而雅致,竹木、詩句、毛筆字,人物在賞竹吟詩,仿佛告訴我們:節(jié)節(jié)高升,寓意深長,讓人陶醉在這雅靜的懷抱中。 干茶香氣:
隔著包裝就已經(jīng)聞到了濃濃的蜜香味。剛打開包裝后,拿近后深嗅一口,真心的享受,好舒服的蜜香味。
條索方面:
七子餅壓的比較緊實,餅面很漂亮,白毫與烏黑油亮的條索交相輝映,條索粗壯、肥厚,背面也一樣,里外是一口料,而非僅僅的撒面,用料等級很高,用料挺足。
取茶燒水:
用細(xì)小茶針,在餅的邊緣,細(xì)心的取下了兩小塊,邊緣的松緊度適中,還是很好取茶的,背面茶窩處比較硬,取茶時要小心傷了手,建議從邊緣處開始取茶。取6.6克,家用純凈水燒沸,坐標(biāo)四川巴中,沸點是98°左右,用120cc的白瓷蓋碗,實際注水100cc。
置茶燜香:
凈手后,沸水溫杯,水倒掉,置茶燜香兩分鐘,這個過程主要是:用被燙熱的蓋碗的余熱,來激發(fā)干茶的香氣。嗅之,濃濃的蜜香味撲鼻而來,蜜香、甜香,高揚(yáng)而純凈。
洗茶潤茶:
沸水洗茶一遍,水倒干凈后,靜置兩分鐘,讓殘余的水分把干茶滋潤一下,會更有利于沖泡
注水方式:
延蓋碗壁定點緩緩注水,不讓水直接沖到茶葉上,盡量不把茶葉沖翻滾起來(由于本地沸點較高,壓一壓水溫,注水的水溫是90°)
湯色方面:
湯色金黃,漂亮的雞油黃,清澈透明,毫毛也不少。
茶湯香及掛杯香:
蜜香依舊,香氣掛杯時間尚可。
口感方面:
前三湯:中低苦澀,苦略大于澀,澀感很輕,回甘來的挺快并且回甘持久性也不錯,生津隨之而來但生津的量還不錯,湯感方面是柔滑、細(xì)膩、厚實,留存佳。第四至六湯:留存度的時間還是不錯的,茶水吞下去后一兩分鐘口腔里都有留存的,湯感依舊柔滑細(xì)膩,水路雖細(xì)柔但茶性還是有力的,并不是軟軟的,喝到此處,我覺得亮點是:留存久+有一定的力度,輕微喝冒汗了,雖說有空調(diào)的因素,但最少把身體喝暖和了。
第七至十湯:澀度相對提升,厚度下降了,各方面開始回調(diào)了,但蜜味提升了一些。
第十一至十三湯:分別30秒出,60秒出,120秒出,重手悶了后苦澀度的協(xié)調(diào)性不錯,化開的速度也是不錯的,耐泡度也不錯
葉底方面:
色澤均勻,料子相對較嫩,建議低溫沖泡,活性也不錯。應(yīng)該是屬于混採,葉片大小、肥厚不等(地的肥瘦會影響葉片的肥瘦,陽光照射的角度不同,也會影響),但喝起來口感的純度還是不錯的,應(yīng)該是同一村寨或相鄰的幾塊地混採的。主體看來:嫩度高,主脈很粗壯,側(cè)脈的長度也不錯,鋸齒雖然大小不一,但有可見的蟻齒(有一種說法是:有蟻齒的樹齡大概在三百年),沒發(fā)現(xiàn)木質(zhì)的梗,梗咬起來是甜的。
總結(jié):
一,蜜香高揚(yáng),香入水,掛杯佳,適合大多數(shù)茶友,香氣方面我相信都會滿意的。
二,扎實用料,相對高比例嫩度的料子,在口感方面會更占優(yōu)勢,但成本也會增高。
三,水路細(xì)膩柔滑,湯感厚實,反而茶性不失力度,也更說明它的內(nèi)涵物很豐富。留存度以及回甘的持久性,均有不 錯的表現(xiàn)。
四,耐泡度很好,整個過程很穩(wěn)定,十三泡不出水味,顯然很多茶都達(dá)不到。
好茶的定義肯定要從各方面綜合來看,一兩個點突出,只能說有意思,各方面都突出,這才算好茶!
圖文:大川愛喝茶
摘自:新茶網(wǎng)試用報告